準確測定水中油類污染物含量,對于保護水環(huán)境、評估污染程度、確保工業(yè)廢水達標排放以及履行環(huán)保法規(guī)至關重要。檢測方法眾多,但根據其原理、應用場景及精度要求,分光光度法使用比較普遍且廣泛。 標準實驗室方法:追求高精度與法規(guī)符合性 這類方法通常在具備專業(yè)設備和人員的實驗室內進行,步驟規(guī)范,結果精確度高,是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標準(如中國國標GB/T 16488-2020、美國EPA方法等)和執(zhí)法仲裁的主要依據。核心目標是獲得可靠、可溯源的“油和油脂”總量數據。 紅外分光光度法原理: 利用油類物質中甲基、亞甲基的C-H鍵在特定紅外波長處有特征吸收峰。水樣經四氯乙烯或四氯化碳溶劑萃取后,在紅外測油儀上測量萃取液的吸光值,根據標準曲線定量計算出油含量。 核心步驟: 酸化樣品(破乳,釋放結合油)。 溶劑萃?。▽⑺械挠娃D移到有機溶劑中)。 脫水除雜(通過無水硫酸鈉柱去除萃取液中的水分和懸浮雜質)。 紅外光譜測量(特定波長下測定吸光度)。 結果計算(根據標準曲線換算濃度)。 顯著優(yōu)點: 精度高、重現性好: 是國內外廣泛認可的標準方法,仲裁依據。 靈敏度適中: 檢測限通??蛇_0.1 mg/L左右。 抗干擾較強(相對): 對非烴類極性物質(如動植物油脂)也有響應,符合“油和油脂”的常規(guī)定義。 測量總烴含量: 反映C-H鍵總量,代表石油烴和動植物油脂總和。 主要局限: 耗時: 樣品前處理(萃取、脫水)步驟多,單樣分析時間較長(通常需數十分鐘至小時級)。 需使用有毒溶劑: 四氯乙烯等溶劑對人體和環(huán)境有害,需嚴格管理和處置。 需專業(yè)人員與實驗室環(huán)境: 操作相對復雜,依賴專業(yè)儀器(紅外測油儀)。 非特異性: 無法區(qū)分油的具體種類。 重量法 (Gravimetric Method - 如GB/T 16488-2020 中的方法A) 原理: 這是最經典的物理方法。水樣經正己烷或石油醚萃取,將油類物質轉移到溶劑中。然后蒸發(fā)除去溶劑,最后稱量殘留的不揮發(fā)油性物質的重量,計算水樣中的油含量。 核心步驟: 酸化樣品。 溶劑萃取。 萃取液脫水(無水硫酸鈉)。 溶劑蒸發(fā)(通常在恒溫水浴和干燥箱中進行)。 干燥并稱量殘渣重量。 顯著優(yōu)點: 原理直觀: 直接測量可萃取、不揮發(fā)的“油和油脂”物質總量。 設備要求相對較低(基礎版): 核心設備是分析天平、蒸發(fā)裝置、烘箱。 是重要的參比方法: 常作為其他方法(如紅外法)校準或驗證的基礎。 主要局限: 操作極其繁瑣耗時: 溶劑蒸發(fā)、干燥、恒重過程漫長(單樣常需數小時甚至過夜)。 靈敏度較低: 檢測限較高(通常 > 2 mg/L),難以準確測量低濃度樣品。 溶劑揮發(fā)損失: 低沸點油組分可能在蒸發(fā)過程中損失,導致結果偏低。 易受干擾: 萃取液中任何不揮發(fā)的非油性有機或無機殘留物(如顆粒物、某些洗滌劑)都會被計入,導致正誤差。 同樣使用大量有機溶劑: 存在健康和環(huán)境風險。 紅外分光光度法(IR) 作為當前主流的實驗室標準方法,在精度、抗干擾性和法規(guī)符合性方面表現優(yōu)異,是獲取權威數據的基石。
本文連接:http://zjhttz.net/newss-3966.html
|